【牙周病】牙痛未必是蛀牙 牙醫:服消炎止痛藥不會減輕疼痛

醫生診症室

發布時間: 2021/12/27 12:19

分享:

分享:

相比非牙周病患者,牙周病患者患心血管病機會高1倍。

每當牙痛時,大家都會立即聯想到蛀牙,但未必知道原來牙齒和口腔的健康,與其他器官亦息息相關。口腔與心臟,兩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部位,原來有著密切關係。

牙周病與心血管疾病

牙周病跟心臟病、中風等心血管疾病有著相近的風險因素,例如吸煙、壓力、肥胖、糖尿、不良飲食習慣等。有研究報告顯示,牙周病患者比非牙周病患者患上心臟血管疾病的機會高一倍。

當牙肉出血發炎,而又同時患有牙周病時,牙周的細菌可隨著血液,在提供心臟營養的冠狀動脈腔內形成菌斑,動脈管壁會隨時間增厚,產生血栓。一旦冠狀動脈受到血栓阻塞,會令心臟缺氧,導致心肌梗塞。值得留意的是,當相同的血管栓塞發生在細小的腦血管時,便會導致中風。

另外,有「細菌性心內膜炎」病史的患者,在治療牙周病時因會引起短暫性的菌血症,多數需要事先服用抗生素。由此可見,口腔與心臟血管疾病有著密切關係。

左邊牙床痛  慎防心絞痛

不少人誤以為牙痛只是普通牙患,忽略了心臟疾病的可能性,例如牙痛可能屬於心絞痛引起的反射性疼痛(Referred Pain)。根據研究顯示,三成心臟病患者會出現非典型的心絞痛徵狀。反射性疼痛的牙痛與一般牙痛不同,患者會出現牙床的一側或兩側疼痛,而且以左側為多,有時甚至擴至面頰,但是牙齦與臉頰都不會紅腫。服食消炎止痛藥後情況不會減輕,反而會更嚴重。

最新影片

如果出現以上病徵,應細心留意身體實際狀況,有需要時便應諮詢牙醫或專科醫生意見。

拔牙與心肌炎

抵抗力較差的牙周病患者,身體防禦細胞無法保護自己,拔牙時可能會令牙周病細菌透過傷口,順著微血管或淋巴循環跑到心臟,造成心肌炎。因此,當身體有發炎情況時,應暫緩拔牙,先處理或使用藥物消炎,待抵抗力恢復後再拔牙。

「糖尿牙」

糖尿病患者傷口一般都較難痊癒,而牙周病其實屬細菌感染的慢性發炎疾病,因此牙周病與糖尿病其實是雙向的。有研究指出,糖尿病患者患有牙周病的機會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.9倍;而牙周炎病人有糖尿病的比例,亦比非牙周炎患者的比例高出近兩倍,因此牙周炎已被認為是除了糖尿腳、糖尿眼外,第六種糖尿病的慢性併發症。

同時患有牙周病和糖尿病的患者,其病情亦相對較嚴重,日後治療牙周炎的成效及復原能力亦會較差。同時,牙周炎所產生的毒素及物質,會降低胰島素的功效,加劇糖尿病病情。成功治療牙周病對下降糖化血紅素有利,亦可降低病人對使用胰島素或降血糖藥物的依賴,可謂一舉兩得。

留意持續牙肉出血 

牙肉出血原因通常是牙齦炎或牙周病,但有時可以因為其他原因,甚至有機會與全身性疾病有關:
•    服食抗凝血藥物
•    出血性疾病,如血友病、血癌等白血病
•    身體抵抗力下降,如糖尿病、正進行抗癌治療
•    高血壓或服食抗血壓藥物

若發現睡醒時口腔有血絲或有流血情況出現,首先要檢查牙肉健康以排除牙周病所引致的牙肉發炎流血。當牙周健康得到改善後,若口腔有血絲的情況持續,就不應輕視:因為血絲可能來自其他地方或更嚴重的病源,例如鼻咽癌、咽喉及食道等,應及早求醫查找原因。

撰文 : 馮建裕 養和醫院牙周治療科專科醫生